
所谓二类电商,只是通用说法而已,比如在腾讯内部他们不叫二类电商,叫直营电商哦。比如也可以叫资讯电商之类。这里二类是相对一类电商而言的哈。那什么是一类电商呢,就是你上面提到的淘宝,京东,天猫这 些知名的电商平台,主要以在线支付为主的方式。而二类电商呢,就是不知名,主要以货到付款的形式做的电商,我们叫二类电商。

关于二类电商,目前还没有官方的书面解释。简单来说就是不同于淘宝、京东、拼多多等一类电商的玩法,通过在网站、商业化的APP投放单款产品落地页刺激用户下单,采用货到付款的方式完成最终交易的电商模式。
具体来说,淘宝、京东、拼多多等专业电商平台上的商家算一类电商,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等平台上依靠广告做单品销售的商家则为二类电商,多以货到付款的形式,吸引用户下单。依托庞大的用户流量,订单量奇高,二类电商对一类电商的冲击可想而知。
信息流是二类电商很常见的广告,而且目前二类电商信息流广告已经成为媒体平台流量变现的主要模式,从传统巨头到新兴力量都加入了信息流广告大战。信息流广告的投放与传统电商平台内的广告投放很相似,可以通过设置地域、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标签进行投放,广告只会对符合标签的人群展现,这样的投放更精准,转化率会更高。
所谓二类电商平台是针对一类来说的,一类平台多指知名的如淘宝、京东、唯品会、拼多多等平台;二类电商平台从2015年伊始,兴起不久,如腾讯惠聚、抖店、百度斗金等。
虽然一类平台雄霸许久,各方面相较于其他新兴平台也更加完善,但二类平台的优势也是不容小觑的。二类电商平台多依托所属互联网公司,如腾讯、字节跳动、百度、快手等,后盾坚强,背景雄厚,资金巨大,营销渠道广泛,流量曝光的机会也更多。
俗话讲“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头部平台虽然更加完善,但需要卖家成本投入更多,才能拼出一条生路来。但是二类电商初兴不久,平台本身会出台许多扶持政策,辅之流量与广告位,对接专属客服,解决所有需求和问题。相较于头部平台会更加的贴心,投入与产出比也会更高。

总的来说,二类电商是一类电商的补充,最早的二类电商是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面对的人群是大量三四五线城市具有消费能力,但比较谨慎甚至没有支付条件的人,所以选择是货到付款,更多的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体现。
随着电商的发展,特别是三四五线城市的消费激活,这部分人群的需要同样需要被满足,因此二类电商同样会有更大的发展,产品是万年不变的,甚至换个包装,而方式则是换个方式而已,在一类电商大局已定,而拼多多等社交电商的突围后,二类电商可能成为巨头发力的一个方面。
这也是为什么京东和淘宝一直走向乡村但一直没有很大爆发的原因,因为乡村的消费者不会用淘宝或者天猫,这是天然的习惯差异,那就取决平台改变或者消费者改变,可以肯定的说,消费习惯的改变需要更长久的时间,所以留给平台的时间其实并不多,但对于商家来说,二类电商可能是继一类电商平台后另一个红利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