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豚智库发布最新的【中国电商500强排行榜】,依据这个榜单的数据,人们可以了解全球最大电子商务市场,中国的电商企业最新发展趋势。通过纵向和横向对比电商增长情况,地域发展,品类,模式的变化,人们既可以了解电商公司的兴衰,也可以了解到二类电商的GMV规模、增速变化。

今年上榜100家电商公司的总GMV超9万亿元。阿里仍是中国最大电商公司,京东位列第二,拼多多上升至第三位,苏宁易购和唯品会分列第四、第五位,网易电商位居第六。
海豚智库通过纵向对比2010年与2018年前20名的电商公司发现,2010年进前20名的电商公司GMV要达到1.3亿,到了2018年进前20名至少要做到105亿。8年时间百倍差距。另外,2010年破百亿GMV的只有2家,到2018年则有25家。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电商交易规模4.8万亿,互联网用户数4.57亿。2018年,中国电商交易规模31.63万亿,互联网用户数8.29亿。8年时间,互联网用户数涨了1.8倍,中国电商交易额增长了6.9倍。
其实这个数据一点都不夸张,作为中国头部电商公司,这8年又何止涨了6倍。阿里巴巴二类电商GMV增长14倍,京东增长165倍,苏宁易购增长520倍,唯品会增长654倍,当当网增长6倍,整体平均增长271倍。
发现二:中国电商城市NO.1仍是北京,杭州排名上升
从地域上看,中国电商前100家企业中,其中有32家来自北京,19家来自上海,15家来自杭州,12家来自深圳,10家来自广州,5家来自南京,3家来自武汉,2家来自长沙,成都,宁波,苏州,天津,福州各有1家。北京仍为中国电商中心城市。
另外,海豚智库发现在2010年,杭州头部电商公司仅有阿里巴巴1家,到2018年,杭州进入TOP100电商和二类电商公司已达到16家。这意味着杭州当地政策开明,也说明地处杭州的阿里确实在人才输出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海豚智库统计数据发现,2010年电商公司品类主要集中在综合类,服饰,女性,3C数码家电,图书,箱包,鞋类。到了2018年,品类丰富度已从7种增加到17种。

俗话说的好,没有做不好的电商,只有定位不好的电商。而做好电商定位之前,你至少得知道电商到底分为哪几类吧?现在的电商可以说是各行各业都在使用,你的生活、工作、事务基本上都能和电商打上交道,但大多都是这几类电商。
通过第三方平台来进行电商交易行为的统称为平台型电商,包含你经常用的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拼多多等等,还包含你经常不使用的或者已经倒闭掉的蘑菇街、折800、淘集集、1号店等等,这些都叫平台型电商,这些电商的特性就是由平台提供流量(无论这些流量是免费的还是收费的)由你来进行转化,最终达到商品销售的目的。
信息流电商又称二类电商,和平台型电商依靠平台不同的是,信息流电商则依靠社交、媒体、流量入口,一切有流量的地方,皆有信息流电商的身影,比如:快手、抖音、微博、今日头条等。
垂直电商是指在某一个行业或者细分市场深化运营的电子商务模式,而且必然会伴随着一个垂直平台(店铺),如果你看不懂上面的意识,那么用一句很糙的话来形容就是,自己建个网站自己玩。垂直电商最大的优势就是不用被平台或者流量入口商盘剥,最大的劣势就是流量太难找了。大多数国内垂直电商使用的平台是shop系列和有赞系列。
